美國福特汽車將統(tǒng)一其全球各地汽車工廠的生產方式。福特將通過IT技術把一家工廠能夠制造的車型數量增加到最多7款,從而提高投資和運營的效率。該公司將在亞洲建設9家采用新方式的工廠,重振虧損的新興經濟體業(yè)務。在全球各大汽車企業(yè)之間,以年產1000萬輛為目標調整生產方式的動作越來越鮮明。
這一消息已經得到了福特主管生產的高級副總裁弗萊明的證實。新工廠將在中國、印度、泰國等地建設,但投資額尚未透露。
對于汽車工廠,為每條生產線分配車型,使1條生產線盡量多地制造相同的汽車,以降低成本。今后,福特將轉變思路,采用同時生產6~7款車型的混合生產方式。雖然也有部分企業(yè)已經采用了混合生產,但生產的對象僅限少數車型。
福特將在精簡包含發(fā)動機和底盤等在內的汽車的基本構造的基礎上,增加外觀和部分性能有別的派生車的數量,在一條生產線上制造多款車型。采用這種生產方式,工廠的開工率就不易受到行情影響,容易應對消費者喜好和收入不均的新興經濟體的需求變化。
此外,福特還對工廠生產線設計還將全面推行事先虛擬化的方式,使投資額年均減少8%。福特希望通過一系列的生產改革,在2016年之前使現有工廠的生產余力比2011年提高27%。
福特之所以采用新生產方式,其目的是提高在亞洲等新興經濟體的生產效率。福特希望在中國的年產量將加倍到120萬輛,在整個亞洲達到年產290萬輛。福特已經提出了在2015年之前使全球銷量比2011年增加4成、提高到800萬輛的計劃,其中的4成以上預計將在新興經濟體生產。